在噗浪上面看到許多同好不斷的轉貼爸媽囧很大討論到同人創作相關的議題。
看完之後很佩服願意上去表示自己想法的同好,他們某方面講出了不少觀點。
但在整個節目之中的價值觀始終侷限在「你迷這些東西,以後活得下去嗎?」的輪迴之中。
老實說,任何跟青少年相關的議題只要遇到這個堪稱「夢想殺手」的萬用毒藥,一向是難以辯駁的。
的確,一萬個人才有一個可能吃這行飯,阿基師確實只有一個,這條路真的就是這麼窄。
漫畫家、插畫家人人想當,但就是只有少數立於頂點的人才能成為職業。
但是重點一向都不在這邊,談錢就輸了。(當然錢很重要!)
一個人的興趣、夢想以及想做的事情,不應該「只」以金錢價值來衡量。
就如同一個人的生命,不應該以現在美金跟人民幣的匯率波動來比較價值一樣。
(雖然很哀傷的在某些地方,匯差真的會決定一票人的生死存活。)
但那些都是「價格」,不是一件事情代表的價值。
「今日世人知道每一件事物的價格,卻無法了解任何事物的價值」詩人王爾德這麼說過。
拿一千萬元放在你爸面前,會讓他從此迷戀上涼宮春日嗎?不會。
但是拿一億元價值的鴻海股票可以逼你爸穿上涼宮春日的衣服跳舞。
迷戀、喜歡跟興趣,重點完全不是錢、前途跟社會觀感的問題。
(最後那個社會觀感偶爾會造成一些新聞議題。)
從事同人相關活動,不論是參加販售會、寫作、畫圖、COS等等,首先你都要出自於愛。
不然為何一本兩百遠高於一般漫畫書的同人本我們敗得下手?
當我們有了那股衝動去完成、實踐某些事情的時候,才開始有真正的價值在我們身上出現。
這一份價值是我們從小到大的環境沒有教育過我們的,這個東西的名字叫做「成就感」、「自我實現」。
在所有人基於興趣而投入熱情的同人誌販售會上,
我們終於透過興趣擁抱自己能夠認同的價值觀,而不是社會上用錢所衡量的地位。
(雖然我們在會場內還是用錢當單位來交易我們的愛。)
在學校練習跑步、參加馬拉松比賽,就一定要當奧運選手,或者職業運動員嗎?
買了台相機到處拍拍玩玩,就一定要當上職業攝影師嗎?
週末逛街買了許多材料回家好好的煮一頓菜,就要當廚師嗎?
只有職業潛水員才能享受潛水的樂趣嗎?開飛機就一定要是職業機師或者戰鬥機駕駛員嗎?
台灣父母最喜歡叫孩子學鋼琴、小提琴,期待有朝一日我們在幾場發表會上表演,
但是有這麼多台灣的職業音樂家誕生嗎?
如果上面基於興趣而去作的事情都可以只是單純的享受,或者是能跟自己的人生互相嵌合。
給予我們更多有趣的目標以及勤奮工作的理由,那為何享受興趣非得用前途或金錢當作標準?
我們要出個本子,必須要從草稿到完成、自己編輯、自己送印刷。
想玩cosplay,你可以學習打版、思考材料、製作道具,一直到一件衣服的完成。
重點不在於可以獲得多少金錢,而是獲得多少經驗,那些事情你出社會就要用幾十萬幾百萬來學會。
因為興趣,而從頭到尾去完成一件事情,那才是最可貴的。
我們終於有一件事情不是因為考試成績而主動要去作的。
而且我們願意花費不多的零用錢、去打工、主動去學習,積極的找各種管道,尋找願意分享經驗的同儕,
自己構思該怎麼處理,自己決定想要怎麼呈現,自己去承擔所有失敗的後果。
有沒有發現上面那些都是青少年一向缺乏的事情?
直到你要大學畢業進社會,才有一狗票的人跟你說你要自己學會承擔自己的社會責任。
那之前為何不讓我們試試看勒?
在一個人怎麼失敗都沒有關係的時候,沒有機會動手嚐試,要怎麼學會承受失敗呢?
爸媽囧很大最後是引導到父母妥協了孩子的想法,但是這沒有解決問題。
父母只是「你不害別人就好,但是我擔心你。」,這在父母的心目中依然是認為興趣終有一天害了孩子。
直到當你跌倒哭腰的一天,父母會等著在你旁邊,感嘆的告訴你:I told you......
這不是任何人喜歡的結果吧?
而且也是很差的教育示範,一個人的自信心以及自我認同就是這樣會被抹煞的。
當我們不斷要去迎合現代社會的成功價值觀,而反覆強調看漫畫/動畫會讓我們有出息的時候。
我們就掉入了陷阱。
為何看漫畫/動畫就非得要有出息?一定要讓人學會什麼事情?
你看好萊塢電影的時候是學到了多少東西?看電視新聞跟購物台就一定要學會什麼可以立志的東西嗎?
你爸媽看了一輩子的綜藝節目有變得比較搞笑嗎?
就讓興趣歸興趣,志向歸志向,金錢歸金錢吧,喜歡就去作,不是為了迎合別人的價值觀!
本文首發於:創作革命†REVOLUTION » 【同人誌製作筆記】
留言列表